金秋九月,硕果盈枝。在第4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我院张淑娟老师的教学创新实践获《中国科学报》教师节专题报道,并参与拍摄了教学创新纪录片《追光者》,于9月10日正式上线。这也是张淑娟老师第三次获得《中国科学报》这一权威媒体的关注。
作为中国科学界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媒体,《中国科学报》常年聚焦全国范围内具有创新精神与突出育人成效的优秀教师。在最新报道中,张淑娟老师分享了她从“不会学习”到专注“教学创新”的转变历程。她坦言,在博士阶段曾因“写不出论文”而意识到自身学习方法的局限,正是这种对学习过程的深度反思,推动她走上教学创新之路。
在题为《上完她的课,有的本科生1年写20万字“反思作业”》的报道中,张老师通过“大学生学习思维与元认知”和“水处理生物学”两门课程,引入“结构化反思报告”作为学习与考核工具。她指出,传统考试虽能呈现思考结果,却难以展现思考过程;而结构化反思报告能够“让思考发生、让思考外化”。该报告围绕“学前准备、过程监视、过程控制、学后反思”展开,通过一系列引导性问题,帮助学生实现更全面、更深入的系统性反思,显著提升其自主学习能力。
张淑娟老师的教学创新实践也获得西浦全国大学教学创新大赛组委会的认可,成为深度纪录片《追光者》的核心案例之一。该片通过课堂实录、教师自述等多种形式,真实呈现了她“从忐忑走向坚定、从尝试走向成熟”的教学探索历程,深刻诠释了“教育不是让人更会考试,而是让人成为更好的自己”的育人理念。
因在教学创新方面的突出贡献,张老师曾于2022年和2025年两度荣获西浦全国大学教学创新大赛特等奖及最有价值教学创新奖。其事迹的广泛传播,预计将在高等教育领域产生积极的示范效应,为推动教学创新提供宝贵经验。
张淑娟老师的持续突破,既源于其个人对教学创新的不懈追求与辛勤付出,也得益于学校与学院长期以来对教学工作的高度重视与对教师发展的大力支持。学院将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优秀教学典型的宣传与推广,充分发挥其引领带动作用,激励更多教师投身教学、钻研教学、创新教学,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建设教育强国贡献力量。
相关报道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QGH3U1PB-B5JiudNJjKMgw https://mp.weixin.qq.com/s/REaeN115Be4-2CNjKf_qew
作者:城市建设学院;审核:段然堂、孙家文